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護理實習」標籤的文章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4) ICU

圖片
實習生做什麼系列的最後一篇! 最後一次實習我被分到ICU/CCU 完全沒想到有機會可以到他們的ICU實習!! 這裡把ICU和CCU分成兩區 CCU只接做心導管的病人 只要任何有重症需要的病人,就會被轉到隔壁ICU去 (但在疫情期間,CCU有兩個房間, 被分出來當作Covid隔離房,然後用ICU規格照護) 這兩區做事方法完全不一樣, 寫紀錄的方式、時間、病歷都長的不一樣 這裡CCU比較像普通心臟病房的感覺 CCU護病比1:3-4,ICU 是1:1  CCU  在CCU實習,我主要是接送心導管 去心導管室交班、術後護理 有些病人做完當天就會出院, 所以還要做出入院護理 實習第一天,我還去心導管室裡待一整天, 醫生和導管室的RN們都非常熱心的教學講解 在台灣CCU工作或實習從來沒有過的體驗, 沒有人這麼仔細教我怎麼看導管影像過 醫生也很熱心教學怎麼放導管進去 我就站在醫生旁邊看,他邊講解每個工具的用途 和現在進入到身體的什麼部位、發生什麼事 待在影像控制室的時候,RN們也教我怎麼擷取影像 任何波形的意義、每條血管的名字 我真的覺得感謝也學到很多! 雖然台灣實習時, 也有去心導管室觀摩過, 但不會有人這樣告訴學生這麼多細節 CCU裡看到最特別的東西是心導管後的 高科技法去止血法! 從股動脈做的導管,不需要加壓,醫生直接用電燒止血 從橈動脈做的導管,會用一個叫TR Band的東西加壓 心導管後一小時候,每15分鐘,放氣1-3cc 看每次放次有沒有流血跡象決定 總共幾cc是做完導管時, 醫生判斷加壓到不會流血的程度 (通常11-13cc) 我很喜歡這個手環,因為真的可以有效預防血腫 他們很少看過整隻手血腫的情形, (還是我在嘉長太常看到) 他們心導管後,會送到恢復室,像手術一樣, 這點也跟我的經驗很不一樣!  ICU  ICU的部分, 覺得這裡ICU護理師真的很萬能 要會自己組裝洗腎的機器、組裝呼吸機 組裝輕巧型移動式呼吸機 到底! 還有什麼不會做!! 我也好想加入這裡學習更多呀!! 我實習的ICU大概長得像這樣 我最喜歡床旁那隻手!! 上面有非常多的插座! 還有氧氣出口、抽痰用具 整隻手的位置可以自由移動,很方便 每個病人單位有一個這樣的大桌子, 上面有一大張紙,紀錄v/s, 呼吸器模式, 抽血報告, I/O, 每小時交班重點 很方便,一...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3) 社區

圖片
社區實習是我最喜歡的一次實習, 跟在台灣社區實習感覺很不一樣, (只跟長庚經驗比較) 這裡社區實習有很多不同型態 有些同學去學校附設診所內實習  有些去醫院附設社區護理單位 我是在老照機構,所以只能分享這一種  實習單位介紹  首先介紹單位, 我被分配到一家老照機構實習 主要業務是去個案家中拜訪, 給藥、換藥、換導管、評估等等 在實習前,我被分配兩個不同的RN當buddy 他們兩個輪流帶我實習 (一個放假就換另一個) 實習第一天,我自己坐火車到車站 我的Buddy就開車來載我 一整天就我們兩個人開著車,到處走! 然後結束Buddy再帶我回火車站搭車! (我的實習單位用車)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 公司給他們一個人一台車,一台筆電 所以平常上班沒有同事圍繞 就自己一個人和車子共處!! 中午時間還可以去海邊、植物園或任何地方吃午餐  一整天做什麼  0730-1000 拜訪一兩個個案  1000-1030 休息 1030-1230 拜訪一兩個個案 1230-1300 休息 1300-1530 拜訪一兩個個案、下班 (我在實習途中,在皇家植物園野餐) 第一次休息, 通常同一區的RN會聚集選一家咖啡店聚集 喝咖啡聊天! 不想去也可以不參加 平常拜訪完個案,可以待在車上打紀錄 或是待在個案家打紀錄也可以 我最喜歡去只需要給藥的個案家拜訪 從藥櫃拿藥出來,看著他吃完 就可以走了!!  所以如果個案預約1小時時間, 我們就跟個案聊天,或是回車上,坐著打紀錄聊天 重點是,車子不能先開走,因為公司有GPS紀錄 所以坐在車上表示我們沒有離開個案家 (薪水小偷的概念) 參觀個案家,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 真不愧是外國人的家 都像電影一樣又大又美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家有三個: 第一個家,能住人的地方本身已經非常非常大 房子外,圍繞著整片大草原,全部都是他家的地, 看相遠方,一群看不清楚的小的黑點 主人說是他們家的牛群!!! 看有多大!! 另外一面草地,是白點,是羊群!!!! 個案說,這片地是他們家人18-19世紀買的 那時候非常便宜!!  真是大到下巴掉下來,屋子裡裝潢也很美麗! 第二個家,有五隻哈士奇,這不稀奇 稀奇的是,整個家全部都是用哈士奇商品裝潢的!! 例如,其中一個房間擺滿哈士奇照片的盤子 另一個房間擺滿哈...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2)

圖片
上一篇太長了!! 接著繼續講  實習生的一天   內外科實習  0700-0730 大交班 0730-0800 各自交班,跟病人自我介紹 0800-0900 obs、給藥 0900-1100 幫病人洗澡換床單、輪流休息、查資料 1100-1300 obs、給藥、餵飯、幫病人泡茶 1300-1330 跟小夜班交班 (但還沒下班) 1330-1400 白班午餐休息、小夜給藥、obs 1400-1530 小夜休息、換藥、白班可以寫紀錄 或是一人送檢查、一人cover病人之類的, 每周病房都要上課,小夜上課,白班顧病人 1500-1530  白班下班,有時沒事做白班會提早走 1530-1700 小夜繼續做事、幫病人泡茶 1700-1800 obs、給藥、餵飯、輪流休息 1800-1900 繼續輪流休息和做雜事 1900-2100 幫病人泡茶、處理病人雜事 2100-2130 交班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1)

圖片
說到護理實習,澳洲這次值得鼓勵了! 在抱怨了那麼多篇後,這一篇超級正向😆 以一個實習生的角度來看,澳洲的實習環境 對護生非常的友善,可以安心的學習和成長 而且對護生友善的結果是 可以培養出一個真正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護理人員 (在台灣,一直聽批判性思考很重要, 但作為學生的我完全不了解那到底是什麼感覺, 台灣的電人文化,讓我非常害怕提出問題、放棄思考)  名詞解釋  Housekeeping time!!!  (他們好喜歡在這種場合說這句話😆) 在故事開始之前,想先講解一下用詞 因為講學姊學長很不符合澳洲精神!  這裡有超級無敵多男護理師, 也不能只寫學姊,很麻煩!! 這裡的護理師有分很多等級RN、EN、AIN.... (這個也很複雜,要另外寫一篇介紹) 總之,我這裡會提到的是RN 學生通常會被分配一個RN 整天一起工作,RN就是學生的Buddy! 像趴呢一樣的概念!  每天可能會跟不同的Buddy工作 學生當天才會知道會跟誰一起 Buddy這個詞只是在跟同學老師溝通時會提到 "你今天Buddy是誰" 這樣的感覺 不是叫他們"Hey, Buddy" 通常我們都直呼Buddy的名字, 畢竟連對老師也都是直呼名字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大家都是平輩的樣子! Buddy也不限於學生對RN之間的關係 RN跟RN之間也都會兩兩一組配對 分配休息時間、或方便一起核對藥物 他們也是各自的Buddy! (看這裡看這裡: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工作時間篇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給藥篇 )  實習文化  澳洲實習文化跟台灣非常不同, 而這個文化差異讓我覺得學生和病人都非常的被保護 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實習能做的事情都不一樣 這是有嚴格規定的 例如第一次內外科實習,學生只能量血壓、換藥、 做非侵入性的評估、協助洗澡清潔、換床單 絕對不能碰任何藥物,碰到就當掉!  也不能自己單獨協助病人下床,當掉! 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要做任何事情前, 都要跟Buddy報告一下 不過Buddy也不一定知道實習規定, 因為每個年級的規範都不同,所以學生自己要知道 第二次內外科實習和第三次內外科實習, 可以給藥、量血糖,做任何RN可以做的事。 只是全程都需要在RN監督之下才能做 只要RN不在可以監...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給藥篇

圖片
說到澳洲醫院的給藥系統 我真的非常的不喜歡 可能是我一直都在長庚體系成長的 覺得UD藥車才是省時省人力安全的方法 所以就來看看究竟為什麼我這麼討厭澳洲的給藥系統吧!!!  澳洲給藥系統  首先,他們每個病房都有個儲存藥的Drug room.  就叫他藥房吧(?) (如上圖) 這個藥房就像我們去一般藥局買藥那樣陳列, 所有藥物都是整盒整罐的放在架子上 然後再由護理師自己照著藥單拿病人需要的藥, 為了方便,可以把一整罐藥放到病人專屬的盒子裡 有些醫院是把病人需要的藥,從藥房取出後, 鎖在病人的床旁櫃,給藥時間直接去櫃子裡拿 有些醫院是鎖在藥房裡,病人專屬的盒子 如果藥不夠了,就在從藥房直接補充 直接補充這件事,聽起來好像很方便 可是如果只是求這個方便,我寧願不要 因為他們給藥真的很麻煩  口服藥  口服藥要自己算劑量, 藥單上常常不寫幾顆,而是寫多少mg之類的 那你就要知道病人需要的劑量 還有一顆藥物的劑量,自己算需要給幾顆 雖然只是簡單的數學,我覺得很煩啊!! 說是安全,但我看來一點都不安全 還不都是因為你們放一整罐藥 各種不同劑量的藥 才要這種麻煩的程序啊!! 人家長庚的UD藥車也沒有不安全啊!! 藥師一次只給我們24小時的用量, 藥師算過劑量、助理員算過、白班人員點過藥 最後每班人員還要三讀五對 這樣對護理人員來說不是安全又方便嗎 為什麼不學學這種系統呢!  針劑  抱怨完口服藥,當然要抱怨針劑啦! 針劑真是有夠討厭的 每個針劑都要雙人核對 所以一定要抓一個人來一起核對一起給藥 這樣難怪藥給不完阿! 實習時,我常常覺得他們藥根本沒有準時給 拖個2-3小時也沒差!! 自己重新安排給藥時間就好!!! 到底給藥時間寫著有什麼意義! 針劑還沒抱怨完!! 每一種注射藥物,給藥前都要查一本小黃書 裡面記錄每種藥物的稀釋法、給藥時間 是很安全沒錯 但我們在台灣自己照自己的方法稀釋, 照著學姊流傳下來的方法稀釋 病人也沒事啊!! (這也算是臨床實驗證實吧!!!) 每天在那邊翻小黃書真的很麻煩!! 不過這的確是很安全,值得學習啦 他們的針劑一律都用Pump給 我去過4家醫院,沒看過有人用手動的點滴 這一點我覺得滿方便的 而且輸血用pump真的很順暢又安全!! 只是pump缺點就要常常處裡Alarm這樣 我喜歡這種可...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工作時間篇

畢業三個月,昨天終於遞出RN的申請 想要趁現在沒工作很閒時 寫一些心得 介紹一下澳洲的護理實習 澳洲的護理跟台灣很不一樣 不管事工作時間、工作方式 (例如給藥)、 規定和同事間的態度方面 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工作時間介紹    澳洲護理工時的特色有 通常官方說法是八個半小時包含半小時休息時間 但實際休息時間是早上可以休息半小時 下午再休息半小時 這半小時休息時間不會有人打擾 可以自己出醫院去想去的地方休息 白班和小夜班有2個小時重疊時間 白班工作時間 0700-1530 或 0730-1600 小夜班工作時間 1300-2130 或 1330-2200 大夜班通常只有半小時交疊,用來交班 2100-0700 或 2130-0730   白班的第一個休息時間通常是在9點-10點左右 通常是兩兩一組,輪流休息 例如小夜班有8個護理師,就會分成4組人, 他們互稱為Buddy, 如果一個護理師顧4個病人, 那當你的Buddy去休息時 你就要在那半小時顧8個病人 但白班的第二次通常是在下午班的來之後 所以小夜班的人1點來上班交班後, 白班人員就可以去休息半小時 等白班的人休息回來後,就換小夜班的人去休息 所以小夜班常常才剛上班沒多久就去休息, 是很常見的事情,也是我覺得很奇怪的地方 為什麼會有兩小時重疊呢? 因為通常個別交班前,會有一個病房總交班 所以此時剛來上班的人 就會花大概半小時時間聽總交班 然後再來跟上一班人員個別交班,可能也會花半小時 如果真的多出很多交疊的時間, 通常小夜班會負責照顧病人 白班則會去寫紀錄 至於大夜班,我去過很多單位他們通常會互相cover, 然後一個人休息整整一小時,通常用來睡覺!! 不過學生不需要上大夜,除了最後一次實習外!    我的碎碎念心得    其實我覺得這個休息機制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 在台灣聽到澳洲有這種休息制度時,真的覺得羨慕 但實際體驗過,真的覺得很想念台灣 因為我去的每個單位,除了休息時間外, 都忙到沒時間坐下 可是我在台灣工作時,常常事情做完, 就可以坐下來打紀錄,或是跟同事聊天, 還可以滑手機 在台灣,我也從來沒有經歷過 忙到沒時間吃午餐上廁所 可能我在ICU不能跟病房比 排班的部分也是很討厭, DEDED這種班對他們來說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