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1)

說到護理實習,澳洲這次值得鼓勵了!

在抱怨了那麼多篇後,這一篇超級正向😆


以一個實習生的角度來看,澳洲的實習環境

對護生非常的友善,可以安心的學習和成長

而且對護生友善的結果是

可以培養出一個真正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護理人員


(在台灣,一直聽批判性思考很重要,

但作為學生的我完全不了解那到底是什麼感覺,

台灣的電人文化,讓我非常害怕提出問題、放棄思考)


 名詞解釋 

Housekeeping time!!! 

(他們好喜歡在這種場合說這句話😆)


在故事開始之前,想先講解一下用詞

因為講學姊學長很不符合澳洲精神! 

這裡有超級無敵多男護理師,

也不能只寫學姊,很麻煩!!

這裡的護理師有分很多等級RN、EN、AIN....

(這個也很複雜,要另外寫一篇介紹)

總之,我這裡會提到的是RN


學生通常會被分配一個RN

整天一起工作,RN就是學生的Buddy!

像趴呢一樣的概念! 

每天可能會跟不同的Buddy工作

學生當天才會知道會跟誰一起


Buddy這個詞只是在跟同學老師溝通時會提到

"你今天Buddy是誰" 這樣的感覺

不是叫他們"Hey, Buddy"

通常我們都直呼Buddy的名字,

畢竟連對老師也都是直呼名字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大家都是平輩的樣子!


Buddy也不限於學生對RN之間的關係

RN跟RN之間也都會兩兩一組配對

分配休息時間、或方便一起核對藥物

他們也是各自的Buddy!

(看這裡看這裡: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工作時間篇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給藥篇)


 實習文化 

澳洲實習文化跟台灣非常不同,

而這個文化差異讓我覺得學生和病人都非常的被保護


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實習能做的事情都不一樣

這是有嚴格規定的


例如第一次內外科實習,學生只能量血壓、換藥、

做非侵入性的評估、協助洗澡清潔、換床單

絕對不能碰任何藥物,碰到就當掉! 

也不能自己單獨協助病人下床,當掉!

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要做任何事情前,

都要跟Buddy報告一下


不過Buddy也不一定知道實習規定,

因為每個年級的規範都不同,所以學生自己要知道


第二次內外科實習和第三次內外科實習,

可以給藥、量血糖,做任何RN可以做的事。

只是全程都需要在RN監督之下才能做

只要RN不在可以監視學生的視線範圍裡

學生就要停止動作,不然萬一實習老師經過

發現學生一個人在操作任何技術或給藥,當掉!!!


實習生都不能自己操作的情況有:

把任何機器按靜音,當掉!

調整氧氣流量,當掉!

幫病人把掉下來的氧氣帶回去,當掉!

協助病人轉移 (從椅子到床上或廁所之類的)

給藥、換藥、碰導管,當掉當掉當掉!!


好像列出實習生可以獨立操作的事情比較簡單:

量v/s+全身評估 (Head-to-toe Assessment)

(這整套動作簡稱做obs,他們不講量v/s)

量血糖 (唯一學生可以自己做的微侵入性技術)

換床單、餵飯、倒尿、

(倒完尿最好都報告一下量,

不然尿太少、太多沒講,又要倒楣!!

最好不要主動去倒尿就沒事)

ECG (最後的實習,我都自己做ECG,不確定是否違法)


反正就是學生越主動,麻煩越多,

最好什麼都不要主動做,完全不會有人對學生有意見

而且學生也不用裝忙,不會被要求去跟病人聊天

他們認為,坐在護理站看資料,也是學習的一部份

而休息時間,是不能用來查資料的,

因為他們認為休息時先必須認真休息

我覺得這一點,真的非常棒! 

本來查資料就是學習的一部份,

為什麼在台灣一定要下班後才能抄資料,還要回家查


 實習老師 

一定要介紹一下實習老師文化,

雖然台灣有些學校可能有類似制度

但長庚人絕對沒經歷過這種實習文化


這裡的實習老師,不會待在病房裡

整個實習主要是跟著Buddy做事

老師一天可能只出現一兩次,有時候可能一整天都不來

通常來看看我們好不好,順便問一下問題

叫我們用ISBAR交班病人給他聽聽看

然後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跟老師討論

老師問的問題,不知道答案,老師也不會生氣

因為他問問題,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

不是為了電學生,所以老師很樂意教學如何找答案

但最後的評分,也是會看平常問問題時,

能不能展現出對病人的了解程度來決定!


實習老師是隸屬醫院的員工,不是學校的員工。

所以他們可能會同時帶很多不同學校的學生

也會游走在不同單位看學生

這點很不一樣


 放心問問題,什麼都可以講 

放心問問題,我也覺得是非常好的文化

任何不會的東西,都可以開口問

不會有人說 "自己去查,等等告訴我答案"

就算老師或Buddy不知道答案,他們也會幫忙找答案


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問題,都可以馬上問

馬上知道答案,真的非常人性

例如CABG是什麼意思? Obs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這病人要去做某檢查?

通通可以問! RN和老師都會誠心誠意熱心地回答學生

這樣的環境,讓我的批判性思考成長很多啊


我唯一遇到對我不耐煩的人,

就是亞洲人,一個韓國人、一個中華血統的印尼人!!

就是那個說我血糖太早驗,胰島素太早給的印尼人!

沒知識又沒水準,破壞澳洲良好文化

不過這種單一個案,沒有破壞整體學習體驗!

因為我跟老師說那個印尼人這樣對我,我討厭他

老師說 "我知道! 我們工作時總是會討厭的人,對吧!

我會跟排班的人說,不要讓你跟他"

光這點就很美好啊!! 
在台灣哪敢跟老師抱怨我討厭學姊,
老師一定偷偷跟學姊講,學姊更討厭我!


另外,在澳洲從來沒有被要求記倉庫裡的東西,

因為通常他們認為不知道東西放哪裡很正常,

不會叫我們去拿,不過我們想幫忙拿時,

他們會真心感謝,而不覺得這是應該的!

一個人在倉庫試圖熟悉環境,都會被關心

"你在找什麼嗎?" 

他們覺得很奇怪,這不是應該學習的一部份

畢竟,實習是短暫的,每個單位東西都放不同地方

不用浪費時間學這種東西,找不到開口問就對了


 交班練習 

大家都非常願意讓學生練習交班,

不管換班時交班、手術室交班或轉床交班

任何一種情況,都願意讓學生練習

我從第一次實習,第三天就開始交班

沒有任何一個人不耐煩,他們還很熱心教學

這一點,我非常欣賞,因為每一個學生到最後,

都可以培養出還沒畢業就能完美交班的能力

出社會,都是很會交班的新人


還有,他們非常一視同仁,

對於學生的評估,他們也會重視

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有時候也會問學生,

你覺得病人狀況如何? 有什麼意常發現嗎? 

不是電學生,是真心想知道! 所以我覺得非常棒!


綜合以上文化,

我覺得這裡的實習環境真的非常適合護生成長!!


 碎碎念時間 

這篇不小心打太長了,我把另一半分到另一篇去了!

光是文化的部分,我就有好多心得想碎碎念


雖然說我讀的是碩士,

可是這也是重頭了解澳洲護理的一門課

所以第一二個實習,感覺很像基護妹的樣子被對待


雖然我很欣賞他們對於學生的嚴格規定

但經歷過台灣護理教學、和工作

我一開始真的很不適應

總是想要表現主動、想要幫忙

結果反而帶來反效果 (被緊告、被當掉之類的)


但台灣的實習環境,我真的覺得很不安全

記得我在專五選習時,我看到Air in line

但我那時就不會處理,我跟兩個不同的學姊說

但他們都覺得,

"我都忙死了,這種東西還要找我? 自己想辦法"

然後開始在護理站講說現在選習生怎麼那麼笨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就讓那一大條的空氣留著!!!

真的是超過20公分的空氣吧

總之,台灣實習讓我留下很多陰影,

結果反而讓我在澳洲實習時很不適應,

這文化太不同了!


第二個實習,因為我還不熟悉實習規定

不知道學生不被允許獨自協助病人

從椅子上轉移回床上,所以被緊告,

老師不只提到學生獨自轉移病人很危險

還說,我其實還犯了另一個錯,

就是""在沒有RN監視下,觸碰IV set"

沒錯!! 我說我怕病人纏到線跌倒,

所以我手拿著塑膠管的部分!

老師說整個連接IV藥物的部分都是屬於給藥的一環

沒有RN,我就不能碰!!

這次先給警告,回家寫反省文,下次就當掉!


哇! 這就是文化衝擊啊!!

在台灣,會被認為這學生好精光

在澳洲,直接成為問題學生

不過如果以完全沒有經驗的學生的角度來看

這真的是非常好的做法

所以我沒有抱怨


其實這篇文提到的當掉,也不是真的當掉

沒有一個適合的詞可以形容

之後再寫一篇來介紹我的親身經歷。


 護理英文時間 

這篇好像沒什麼特別的護理英文

不過關於鋪床的各種英文,一開始我也很頭痛

因為這裡的鋪床,就像飯店那樣,

好幾層!!! 沒有鬆緊帶那種!!

沒錯,在台灣,只有從學校老師口中聽說

他們那個年代是這樣鋪床的

所以我們就來介紹一堆床單的英文吧!


鋪床  Bed-making / making a bed

底層床單 bottom sheet

上層床單 top sheet

防水中單 Kylie / 有時候粉紅色的被叫Pinky








這個黃金三角角落叫

Hospital Corners

這個角落可以讓你得到一張

飯店床!!


可以看這個鋪床影片感受一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4) ICU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工作時間篇

澳洲成就了我奇妙的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