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拿到澳洲RN後,卻更想回台灣

在台灣的ICU工作三年後 興致勃勃的來到澳洲讀書 又花了三年 終於註冊成為澳洲護理師了 卻突然失去了目標 因為接下來的事情 都是我無力掌控的 不管花多少時間寫履歷 和自我推薦信 不管投了幾十家幾百家醫院 都沒有人要 回信問了好多家醫院問為什麼 回覆都是因為你沒有 至少12個月的澳洲護理經驗 我已經問到不想問了 欸 請問沒有人要給我機會 我要去哪裡生經驗 我當然也投了很多人提過的派遣護理師 或是自己打電話去問 但也都沒有下文 我只能一直繼續漫無目標的投履歷 希望遇到一家願意給我這個沒經驗的傢伙 一個機會的地方 本來以為ICU經驗應該是個優勢 但其實什麼都不是 我不想要一直在這裡當看護啊 從當學生時到現在已經做了一年看護 但想到我的未來難道只能一直當看護嗎 就覺得很難過 當初來到是為了什麼來到澳洲 如果我現在還在台灣 已經有八九年的經驗了 是不是就不會像現在一樣覺得自己很沒用 覺得很想回家 很想在台灣的重新開始 做全職的看戶,可能薪水會不錯 但總覺得做護理師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的 所以如果問我錢和工作哪個重要 我會選工作 來到澳洲的其中一個人生體悟就是 生活中的小確幸和成就感比賺錢重要多了 很想念下班到處都有宵夜吃的台灣 很想念隨便約都可以跟我到處玩的同事 其實當初離職也不是因為討厭台灣護理環境 只是想挑戰自己,想要體驗一下不同的世界 現在我的目標達成了 也在讀書時體驗到了澳洲護理 反而讓我更愛台灣了 我好想回家 我也希望這只是個過渡期 我也想對澳洲留下美好的印象 但是我真的好累

PCA看護打工去

 因為現在還在等待澳洲護理師註冊通過通知 還不能做護理師的工作 所以我就在醫院打工做護佐、看護之類的工作  職位介紹  這個護佐的職位叫 Personal Care Assistant (PCA) 或是 Assistant In Nursing (AIN) 但偶爾會被分發去做一個叫做CPO的工作  Constant Patient Observer 我是屬於一家護理人力派遣工司的員工 (Agency) 常常會被分配去不同地點工作 (不同醫院/單位) 因為這是屬於派遣類 (Casual) 的工作, 不向全職(Full-time)或工讀(Part-time)那樣穩定 常常要等到工作當天早上 才會知道有沒有工作可以做 (所以一周2天班或是沒有班都很正常)  工作內容  我一開始不太確定PCA/CPO真正的差別 後來發現CPO似乎是Monash Hospital特殊的稱呼 主要是坐在病人旁邊一對一盯著病人 不要讓他下床或自殘 是個很無聊的工作,可以滑手機7小時 而只要當天是PCA,就會做很多雜事 例如鋪床、餵飯、備餐、洗衣服、幫病人洗澡 之類的非專業性工作 (倒尿是專業工作,PCA不用做!!) 之前我常常去精神科病房或是精神科護理之家  碎碎念時間  請容許我抱怨一下 我去過幾個Monash Health旗下醫院 好多人態度都好差喔 我還以為我回到台灣了 跟實習的經驗完全不一樣 (我從來沒在Monash實習過)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4) ICU

圖片
實習生做什麼系列的最後一篇! 最後一次實習我被分到ICU/CCU 完全沒想到有機會可以到他們的ICU實習!! 這裡把ICU和CCU分成兩區 CCU只接做心導管的病人 只要任何有重症需要的病人,就會被轉到隔壁ICU去 (但在疫情期間,CCU有兩個房間, 被分出來當作Covid隔離房,然後用ICU規格照護) 這兩區做事方法完全不一樣, 寫紀錄的方式、時間、病歷都長的不一樣 這裡CCU比較像普通心臟病房的感覺 CCU護病比1:3-4,ICU 是1:1  CCU  在CCU實習,我主要是接送心導管 去心導管室交班、術後護理 有些病人做完當天就會出院, 所以還要做出入院護理 實習第一天,我還去心導管室裡待一整天, 醫生和導管室的RN們都非常熱心的教學講解 在台灣CCU工作或實習從來沒有過的體驗, 沒有人這麼仔細教我怎麼看導管影像過 醫生也很熱心教學怎麼放導管進去 我就站在醫生旁邊看,他邊講解每個工具的用途 和現在進入到身體的什麼部位、發生什麼事 待在影像控制室的時候,RN們也教我怎麼擷取影像 任何波形的意義、每條血管的名字 我真的覺得感謝也學到很多! 雖然台灣實習時, 也有去心導管室觀摩過, 但不會有人這樣告訴學生這麼多細節 CCU裡看到最特別的東西是心導管後的 高科技法去止血法! 從股動脈做的導管,不需要加壓,醫生直接用電燒止血 從橈動脈做的導管,會用一個叫TR Band的東西加壓 心導管後一小時候,每15分鐘,放氣1-3cc 看每次放次有沒有流血跡象決定 總共幾cc是做完導管時, 醫生判斷加壓到不會流血的程度 (通常11-13cc) 我很喜歡這個手環,因為真的可以有效預防血腫 他們很少看過整隻手血腫的情形, (還是我在嘉長太常看到) 他們心導管後,會送到恢復室,像手術一樣, 這點也跟我的經驗很不一樣!  ICU  ICU的部分, 覺得這裡ICU護理師真的很萬能 要會自己組裝洗腎的機器、組裝呼吸機 組裝輕巧型移動式呼吸機 到底! 還有什麼不會做!! 我也好想加入這裡學習更多呀!! 我實習的ICU大概長得像這樣 我最喜歡床旁那隻手!! 上面有非常多的插座! 還有氧氣出口、抽痰用具 整隻手的位置可以自由移動,很方便 每個病人單位有一個這樣的大桌子, 上面有一大張紙,紀錄v/s, 呼吸器模式, 抽血報告, I/O, 每小時交班重點 很方便,一...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3) 社區

圖片
社區實習是我最喜歡的一次實習, 跟在台灣社區實習感覺很不一樣, (只跟長庚經驗比較) 這裡社區實習有很多不同型態 有些同學去學校附設診所內實習  有些去醫院附設社區護理單位 我是在老照機構,所以只能分享這一種  實習單位介紹  首先介紹單位, 我被分配到一家老照機構實習 主要業務是去個案家中拜訪, 給藥、換藥、換導管、評估等等 在實習前,我被分配兩個不同的RN當buddy 他們兩個輪流帶我實習 (一個放假就換另一個) 實習第一天,我自己坐火車到車站 我的Buddy就開車來載我 一整天就我們兩個人開著車,到處走! 然後結束Buddy再帶我回火車站搭車! (我的實習單位用車)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 公司給他們一個人一台車,一台筆電 所以平常上班沒有同事圍繞 就自己一個人和車子共處!! 中午時間還可以去海邊、植物園或任何地方吃午餐  一整天做什麼  0730-1000 拜訪一兩個個案  1000-1030 休息 1030-1230 拜訪一兩個個案 1230-1300 休息 1300-1530 拜訪一兩個個案、下班 (我在實習途中,在皇家植物園野餐) 第一次休息, 通常同一區的RN會聚集選一家咖啡店聚集 喝咖啡聊天! 不想去也可以不參加 平常拜訪完個案,可以待在車上打紀錄 或是待在個案家打紀錄也可以 我最喜歡去只需要給藥的個案家拜訪 從藥櫃拿藥出來,看著他吃完 就可以走了!!  所以如果個案預約1小時時間, 我們就跟個案聊天,或是回車上,坐著打紀錄聊天 重點是,車子不能先開走,因為公司有GPS紀錄 所以坐在車上表示我們沒有離開個案家 (薪水小偷的概念) 參觀個案家,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 真不愧是外國人的家 都像電影一樣又大又美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家有三個: 第一個家,能住人的地方本身已經非常非常大 房子外,圍繞著整片大草原,全部都是他家的地, 看相遠方,一群看不清楚的小的黑點 主人說是他們家的牛群!!! 看有多大!! 另外一面草地,是白點,是羊群!!!! 個案說,這片地是他們家人18-19世紀買的 那時候非常便宜!!  真是大到下巴掉下來,屋子裡裝潢也很美麗! 第二個家,有五隻哈士奇,這不稀奇 稀奇的是,整個家全部都是用哈士奇商品裝潢的!! 例如,其中一個房間擺滿哈士奇照片的盤子 另一個房間擺滿哈...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2)

圖片
上一篇太長了!! 接著繼續講  實習生的一天   內外科實習  0700-0730 大交班 0730-0800 各自交班,跟病人自我介紹 0800-0900 obs、給藥 0900-1100 幫病人洗澡換床單、輪流休息、查資料 1100-1300 obs、給藥、餵飯、幫病人泡茶 1300-1330 跟小夜班交班 (但還沒下班) 1330-1400 白班午餐休息、小夜給藥、obs 1400-1530 小夜休息、換藥、白班可以寫紀錄 或是一人送檢查、一人cover病人之類的, 每周病房都要上課,小夜上課,白班顧病人 1500-1530  白班下班,有時沒事做白班會提早走 1530-1700 小夜繼續做事、幫病人泡茶 1700-1800 obs、給藥、餵飯、輪流休息 1800-1900 繼續輪流休息和做雜事 1900-2100 幫病人泡茶、處理病人雜事 2100-2130 交班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實習生做什麼 (1)

圖片
說到護理實習,澳洲這次值得鼓勵了! 在抱怨了那麼多篇後,這一篇超級正向😆 以一個實習生的角度來看,澳洲的實習環境 對護生非常的友善,可以安心的學習和成長 而且對護生友善的結果是 可以培養出一個真正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護理人員 (在台灣,一直聽批判性思考很重要, 但作為學生的我完全不了解那到底是什麼感覺, 台灣的電人文化,讓我非常害怕提出問題、放棄思考)  名詞解釋  Housekeeping time!!!  (他們好喜歡在這種場合說這句話😆) 在故事開始之前,想先講解一下用詞 因為講學姊學長很不符合澳洲精神!  這裡有超級無敵多男護理師, 也不能只寫學姊,很麻煩!! 這裡的護理師有分很多等級RN、EN、AIN.... (這個也很複雜,要另外寫一篇介紹) 總之,我這裡會提到的是RN 學生通常會被分配一個RN 整天一起工作,RN就是學生的Buddy! 像趴呢一樣的概念!  每天可能會跟不同的Buddy工作 學生當天才會知道會跟誰一起 Buddy這個詞只是在跟同學老師溝通時會提到 "你今天Buddy是誰" 這樣的感覺 不是叫他們"Hey, Buddy" 通常我們都直呼Buddy的名字, 畢竟連對老師也都是直呼名字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大家都是平輩的樣子! Buddy也不限於學生對RN之間的關係 RN跟RN之間也都會兩兩一組配對 分配休息時間、或方便一起核對藥物 他們也是各自的Buddy! (看這裡看這裡: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工作時間篇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給藥篇 )  實習文化  澳洲實習文化跟台灣非常不同, 而這個文化差異讓我覺得學生和病人都非常的被保護 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實習能做的事情都不一樣 這是有嚴格規定的 例如第一次內外科實習,學生只能量血壓、換藥、 做非侵入性的評估、協助洗澡清潔、換床單 絕對不能碰任何藥物,碰到就當掉!  也不能自己單獨協助病人下床,當掉! 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要做任何事情前, 都要跟Buddy報告一下 不過Buddy也不一定知道實習規定, 因為每個年級的規範都不同,所以學生自己要知道 第二次內外科實習和第三次內外科實習, 可以給藥、量血糖,做任何RN可以做的事。 只是全程都需要在RN監督之下才能做 只要RN不在可以監...

真的很想插播一篇EVA森七七

因為剛剛在護理師版看到一篇 跟澳洲RN有關的貼文 說台灣工作的大家多辛苦 想推薦大家如何學習英文出國 我就在想台灣真的沒有那麼水深火熱好嗎 我真的很想念台灣護理界 每次都把澳洲形容得多麼美好 可是真的覺得還好而已啊!! 光前面兩篇實習故事, 就可以感覺到我多想念台灣護理 要不是我頭已經洗一半了 花了太多時間在這裡 總是想要把當初目標達成 才對自己有交代 不然我早就回台灣去了!! 看看我分享的故事 澳洲護理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還有我之後想分享的澳洲生活 其實也是想要襯托台灣生活多美好 我真的很懷念台灣的一切 不管是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同事和朋友 還是炒麵、鹹水雞、臭豆腐、激旨燒鳥、滷味攤 甚至是多到讓你無感的711 總之,看到那種說台灣護理不好的文章 我都覺得森七七 你覺得澳洲好,那很好啊!! 可是不要講台灣不好啊!! 只有沒出國的台灣護理師 才有資格罵台灣護理界多爛 因為他們沒有出國過 有好多在網路上分享澳洲RN多好的人 也沒在台灣工作過, 或做過1年有不好的經驗 也沒嘗試過換個單位試試 根本沒資格說台灣不好啊! 你為什麼不分享澳洲其實也有霸凌存在! 都沒有人講澳洲不好 我真的覺得很不爽 我也沒有要扯掉澳洲多美好的光環 我就想分享故事 講述自己的經驗和感想 大家自己評估評估 看完故事覺得 在澳洲做護理比較好 那也很好啊! 唯一一點讓吸引人的地方就是 錢很多,但我真的就想要把學費賺回來 然後回家去 因為賺那麼多錢, 沒有高林鐵板燒、沒有壽司郎、沒有藏壽司 一點都不開心啊😭😭😭 KTV兩個人還不給唱歌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