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護理實習,澳洲這次值得鼓勵了! 在抱怨了那麼多篇後,這一篇超級正向😆 以一個實習生的角度來看,澳洲的實習環境 對護生非常的友善,可以安心的學習和成長 而且對護生友善的結果是 可以培養出一個真正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護理人員 (在台灣,一直聽批判性思考很重要, 但作為學生的我完全不了解那到底是什麼感覺, 台灣的電人文化,讓我非常害怕提出問題、放棄思考) 名詞解釋 Housekeeping time!!! (他們好喜歡在這種場合說這句話😆) 在故事開始之前,想先講解一下用詞 因為講學姊學長很不符合澳洲精神! 這裡有超級無敵多男護理師, 也不能只寫學姊,很麻煩!! 這裡的護理師有分很多等級RN、EN、AIN.... (這個也很複雜,要另外寫一篇介紹) 總之,我這裡會提到的是RN 學生通常會被分配一個RN 整天一起工作,RN就是學生的Buddy! 像趴呢一樣的概念! 每天可能會跟不同的Buddy工作 學生當天才會知道會跟誰一起 Buddy這個詞只是在跟同學老師溝通時會提到 "你今天Buddy是誰" 這樣的感覺 不是叫他們"Hey, Buddy" 通常我們都直呼Buddy的名字, 畢竟連對老師也都是直呼名字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大家都是平輩的樣子! Buddy也不限於學生對RN之間的關係 RN跟RN之間也都會兩兩一組配對 分配休息時間、或方便一起核對藥物 他們也是各自的Buddy! (看這裡看這裡: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工作時間篇 澳洲護理實習故事 - 給藥篇 ) 實習文化 澳洲實習文化跟台灣非常不同, 而這個文化差異讓我覺得學生和病人都非常的被保護 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實習能做的事情都不一樣 這是有嚴格規定的 例如第一次內外科實習,學生只能量血壓、換藥、 做非侵入性的評估、協助洗澡清潔、換床單 絕對不能碰任何藥物,碰到就當掉! 也不能自己單獨協助病人下床,當掉! 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要做任何事情前, 都要跟Buddy報告一下 不過Buddy也不一定知道實習規定, 因為每個年級的規範都不同,所以學生自己要知道 第二次內外科實習和第三次內外科實習, 可以給藥、量血糖,做任何RN可以做的事。 只是全程都需要在RN監督之下才能做 只要RN不在可以監...